联系热线:0871-65179400 13888188022
抚仙湖,这片位于云南中部的湖泊保持着Ⅰ类水质,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澄江人。10月9日,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新闻发布会在抚仙湖畔召开,会上通报将从即日起分3个批次推动实施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将先后完成马房村、大河口、小马沟、东大河、广龙5个片区8274人生态移民搬迁,抚仙湖沿湖剩余的8143户2.2万余人,涉及4个镇(街道)14村委会(社区)54个村民小组将在此次生态移民搬迁中全部搬离抚仙湖沿岸。
据澄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高正刚介绍,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抚仙湖保护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持续厚植澄江绿色发展底色的重要举措,是直接关乎沿湖群众切身利益和生活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澄江县委、县政府结合“一城三镇八村”总体布局,按照“环湖做减法,城镇做加法”的原则,鼓励进城、进镇、进项目、进特色村,确保群众“搬得出、住得下、可持续发展”。自今年3月7 日发布《关于启动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工作的通告》《补充通告》以来,成立市级指挥部、县级指挥部,形成省市县各级领导高位统筹推动棚改工作的工作合力。举全县之力,从县各级各部门抽调干部500余人入村入户,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持续纵深推进环湖棚改各项工作。
经过各级部门的努力,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安置房建设选址地点已经确定并于6月20日发布了《搬迁安置选址通告》,安置点分为9个片区,其中:万海、右所—吉花片区搬迁至县城,矣旧片区搬迁至寒武纪小镇,海口片区搬迁至仙湖古镇,小凹下坝隔河片区搬迁至路居小镇,明星尖山、孤山牛摩搬迁至特色村。第一批次1945亩安置房建设用地已具备交地条件。持续推进9个片区“三调”补调、复核和社情民意调查,截至目前,累计入户8091户,“三调”复核累计7711户,群众对生态移民搬迁的支持率达99.63%。在取得广大群众积极支持的基础上,结合澄江绿色转型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县委、县政府积极抓住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遵循依法依规、集约节约原则,在全面掌握“三调”数据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其它地方好做法,结合实际情况,在多轮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搬迁补偿安置方案》。
高正刚介绍,此次生态移民搬迁计划分3个批次推动实施,10月10日将正式启动第一批次万海、右所—吉花、矣旧3个片区3443户9473人《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集体土地上房屋补偿安置协议书》的签订和房屋拆除工作;11月启动第二批次海口、海关海镜、尖山、明星4个片区3101户8418人群众搬迁工作;12月启动第三批次小凹下坝隔河、孤山牛摩2个片区1599户4873人群众搬迁工作,安置房建设也将同步启动。环湖生态移民搬迁项目规模庞大,共需资金110亿元,资金来源主渠道是国家发行环湖棚改专债36.7亿元,其余资金通过国家央补、省补以及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措解决,确保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工作顺利推进。